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食道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案例示範



作者:王文倫
(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病例:

林先生今年60歲,過去有酗酒、抽菸、嚼檳榔的習慣,最近發現罹患酒精性肝硬化,由於經常有上腹疼痛及解黑便的情形,因此醫師建議進一步接受胃鏡的檢查,結果發現除了罹患胃潰瘍之外,在食道出現多個早期食道癌病變

如圖中在碘染色內視鏡下呈現較偏白色的區域,醫師建議需要及早治療,而治療的選擇包括外科手術切除、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以及內視鏡射頻腫瘤去除術等,但考量林先生為肝硬化患者,外科手術切除有相當大的風險,而病變區域很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也有一定的困難度以及較高的併發症發生機率,因此,先生最後決定選擇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於是醫師將一個特製的電極板置入患者食道中,之後再通電流將整段食道病變燒除,整個治療過程只需35分鐘,術後沒有產生任何併發症,後續胃鏡追蹤顯示食道病變已被完整消除。


1.   術前評估

經內視鏡超音波、擴大內視鏡、切片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術前評估為多發性食道原位癌且無淋巴結轉移,是為食道癌第0 (TisN0M0),在告知RFA可能的風險及效益後,患者同意接受RFA的治療。

2.   術前器械準備

RFA執行過程需要相當多的器械,以下是本人術前準備的常用器械及藥物:


3.   術後照護及追蹤:


以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鱗狀上皮細胞癌或癌前病變,可能產生的主要併發症包括食道狹窄、食道出血、食道穿孔等,根據過去文獻指出發生的比率分別為14%, <1%, <1%若術後發生食道狹窄,可以食道氣球擴張術處理;若出現出血情形,臨床表現常為解黑便或血便,除須進行必要之輸血外,可進行內視鏡止血術。

若有穿孔常以疼痛表現。微小穿孔可用內視鏡止血夾將小穿孔封閉,若穿孔合併感染情形及持續劇烈疼痛之症狀,應立即接受外科手術處理。


內視鏡射頻腫瘤消融術,提供巴瑞氏食道病變、早期食道癌患者治療上的一項既安全且有效的新選擇。與傳統開胸手術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比較,不僅技術操作簡易,且併發症少,因此近年來逐漸受到大家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