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在消化道黏膜上噴灑染劑為內視鏡醫師最方便的影像強化方法,不受到儀器的限制,這些染劑可分為「吸收性染色劑」(absorptive dye)及「對比性染色劑」(contrast dye),它們主要藉由正常黏膜與腫瘤的不同的化學反應或不同染劑的堆積程度,能讓黏膜的細微構造得以突顯,前者包括魯氏碘液(Lugol’s solution)、甲基藍(methylene blue)、醋酸(acetic acid)及結晶紫(crystal violet),而後者主要使用靛卡紅(indigo carmine)。
1.
魯氏碘液(Lugol’s solution)
正常食道黏膜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細胞中含有許多肝糖(glycogen),它們會被碘溶液染成棕色;相反地,一旦黏膜出現病變時,富含肝糖的細胞會減少或消失,因此不會再吸收碘溶液而無法染上顏色;依據此原理,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可以在食道表面噴灑碘溶液(Lugol’s solution: 1%-3%),若發現碘無法染色的區域(Lugol-voiding lesion: LVL),則有可能是早期食道癌或變性病灶(dysplasia),但也有炎性反應的可能,再配合局部病理切片檢查,即可進一步確診。
2. 甲基藍(Methylene blue)
甲基藍(0.5%)可為腸道黏膜吸收染上細胞內的核酸,使用在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時,甲基藍可針對腸性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染色而與背景食道黏膜形成強烈對比,有助於定點切片(targeted biopsy)。但是,有文獻報導甲基藍在白光照射下可能會引發DNA的氧化損害(oxidative damage),因為有染色檢查而造成巴瑞特氏食道癌化的疑慮,目前臨床較少使用甲基藍。
3. 醋酸(Acetic
acid)
醋酸(1.5%)會與黏膜產生可逆性的核蛋白乙醯化(reversible acetylation of nuclear
proteins),蛋白質的三級結構會改變,故將醋酸噴灑在胃、巴瑞特氏食道等處,柱狀上皮會變白(acetowhitening
reaction),而可清楚顯現出醋酸白(aceto-white area)的腸性黏膜特徵;此外,當出現癌變時,會出現上皮變白時間縮短的現象(aceto-white shortening),因此病變會呈現一紅色區域,藉此方法觀察此黏膜的細微變化有助於提高偵測細胞再生不良(dysplasia)及癌病變之敏感度及特異度。
4. 結晶紫(Crystal
violet)
結晶紫(0.05%)可以與细胞核中的核酸结合把核染成藍紫色,它為吸收性染色,主要使用在疑似癌化的病灶,可以讓黏膜的腺體構造(pit pattern)更清楚顯現,藉以預測病灶癌化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的浸潤深度。
5. 靛卡紅(Indigo carmine)
靛卡紅(0.1%-0.4%)為實務上相當常用的對比性染色劑,靛藍色的染劑會深入黏膜的凹陷處,特別能讓扁平性(non-polypoid)的腫瘤容易被篩檢出來,並對於病灶的範圍及表面特徵能夠清楚呈現出來,特別方便後續內視鏡切片或切除的進行,它廣泛使用在上下消化道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