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台灣的食道癌發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但是存活率仍然很差,主要問題在於這些癌症患者在初期通常都沒有症狀,所以當發生症狀而被診斷時,大多數為期已晚,根據國健局的統計資料,國人食道癌被診斷時屬於早期
( 0期或第一期)的比率尚不到10%,有鑑於此問題日益嚴重,我們團隊過去即積極投入研究工作,尋找這些癌症早期診斷的方法。
而一般傳統內視鏡要診斷晚期的食道癌並不困難,但相反地,早期癌幾乎都毫無自覺症狀,且即便是接受食道的內視鏡檢查,還是有一大部分的早期癌會看不出來,因為這些病灶的變化都很細微,根據統計,八成以上的早期癌食道癌都屬於扁平的型態,往往只有些許顏色上的改變;根據文獻報告,若是只用傳統的白光(White-light imaging)內視鏡檢查,有將近45%的早期食道癌病變,會被忽略而延誤診斷,因此,需要藉助影像強化內視鏡技術以提高診斷率。
應用IEE篩檢早期食道癌
(screening)
1.
碘染色內視鏡術(Lugol chromoendoscopy)
由於正常食道黏膜屬於鱗狀上皮細胞 (squamous cell epithelium),細胞中含有許多肝糖(glycogen),而會被碘溶液染成棕色;相反地,一旦黏膜出現病變時,富含肝糖的細胞會減少或消失,因此不會再被碘溶液染上顏色,所以依據此原理,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可以在食道表面噴灑碘溶液(Lugol’s solution),若發現碘無法染色的區域(Lugol-voiding lesion),即需高度懷疑是早期食道癌的可能,再配合局部病理切片檢查,即可進一步確診。
根據文獻,碘染色內視鏡術比起傳統內視鏡影像可以明顯提升早期食道癌的診斷率 (100% vs. 55%),且可以更清楚地評估早期食道癌的延伸範圍。雖然病患在檢查過程中,可能產生些許胸口的刺痛與灼熱感,但是大多可以藉助調整碘溶液的濃度或使用碘的中和劑來改善。
2.
窄頻影像技術(Narrow Band Image, NBI)
由於在食道癌產生的初期,常伴隨著表層血管增生,所以在窄頻影像模式(NBI)之下(表層的血管會呈現棕色,而深層的血管則呈綠色),會呈現一個"棕色的區域 (brownish area)",藉由偵測這些棕色的病變區域,即可提高早期食道癌的診斷率。根據研究顯示,和白光內視鏡(White-light)相比,NBI可提高至少三成以上的早期食道癌或癌前病變的診斷率 。
應用IEE預測早期食道癌的病理及腫瘤侵犯深度(Characterization)
根據病理組織上的研究發現,在正常的食道鱗狀上皮中具有一些微血管圈(稱之為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 IPCL),當食道黏膜開始產生”癌”病變時,其食道表皮內的毛細血管會先開始產生變化,逐漸地拉長、擴張、變得不規則,甚至演變成癌症的花瓣狀;因此,在進行食道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可以利用擴大內視鏡,針對NBI下的"棕色區域"進行放大倍率觀察,藉由即時地觀察這些毛細血管的型態,可以預測其組織學,判斷食道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並且還可以預測腫瘤侵犯深度。
隨著NBI及擴大內視鏡日益普及,食道癌的許多擴大內視鏡分類隨之出現,但分類大多過於複雜,無法普遍應用於臨床,基於這點,近來日本食道醫學會擬定出一個新的食道癌擴大內視鏡分類
(JES
Classification),將血管型態(IPCL)區分為type A: 血管型態輕微變化,以及type B: B1-擴張、蛇行、口徑不同、形狀不均一;B2-loop消失的異常血管;B3-高度擴張的異常血管; 並且將"無血管區"(avascular
area: AVA)的大小進行分類如AVA-small(小於0.5
mm) AVA-middle(介於0.5與3 mm)及AVA-large(大於3 mm)。
每種型態有相對應的腫瘤侵犯深度,準確度可高達八成以上。因此,利用NBI結合擴大內視鏡,是篩檢早期食道癌的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而台灣消化內視鏡醫學會及義大醫院也定期舉辦IEE的訓練教學,透過影像的練習、內視鏡實際操作及互動討論的方式,期望能將IEE的應用更加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