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大腸直腸癌為台灣最常見的癌症,大腸鏡檢查能偵測腺瘤及早期大腸癌,是為大腸癌防治的關鍵,除了具臨床症狀、發炎性腸道疾病、遺傳性大腸直腸癌、家族大腸癌病史等等的高風險病患之外,本國自2004年起開始執行全國性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政策,內視鏡醫師更有機會接觸到糞便潛血陽性之高風險受檢者,如何提升大腸鏡的偵測率,特別是能否藉由使用影像強化技術來減少大腸鏡篩檢間隔癌,是相當熱門的課題。
應用IEE篩檢早期大腸癌(Screening)
就篩檢的角度來說,indigo carmine可浸入凹陷處,而呈現病變表面的型態及範圍,常常使用於大腸直腸病變的篩檢。過去研究顯示,相較於白光大腸鏡,全大腸噴灑indigo carmine可以提高腺瘤、扁平腺瘤、鋸齒狀腺瘤(serrated
adenoma)的偵測率,收集7個隨機分派研究的統合分析顯示,相較於白光,使用NBI並無法增加大腸息肉的偵測率,只有色素大腸鏡有增加的效果。因此,無論在研究或實務上,光學法影像強化(如NBI)因為改變了光源的波長,常常較難保持圖像明亮度,對於篩檢、距離較遠的觀察,特別是容易有糞渣的大腸內,難以得到好處。
應用IEE預測大腸息肉及早期大腸癌的組織學及侵犯深度(Characterization)
就另一方面病灶強化觀察來看,影像強化技術的使用則相對成熟,Kudo等人曾使用擴大色素內視鏡,將大腸直腸的腺凹型態(pit pattern)進行分類I至V,用以鑑別及判斷大腸腫瘤的組織變化及侵犯深度,使用indigocarmine或Crystal violet染色可以讓這些腺腫表面黏膜的細微構造清楚呈現。
而就光學法影像強化方面,腫瘤型息肉(adenomatous polyp)在NBI下多呈現棕色(如同咖啡豆),相反地,增生型息肉(hyperplastic
polyp)或非腫瘤型息肉則多呈現比大腸背景更白的顏色;關於NBI在大腸息肉及早期大腸癌診斷的研究相當多,其中也包含了許多台灣本土的研究,大多都認為NBI比起傳統白光內視鏡,可以更有效地區分腫瘤型及非腫瘤型病變,其正確診斷大腸腫瘤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可達約85-90%,皆優於傳統白光內視鏡的65%及80%,後續研究大致得出相似的結果。
過去亦有許多學者根據大腸息肉的表面及血管型態進行擴大內視鏡下的型態分類,分類系統也相當混雜,曾包括佐野、廣島、昭和、慈惠分類等,為了解決現行分類複雜的問題,國際東西方學者亦曾根據在NBI模式下大腸息肉所呈現的顏色、血管及表面型態,發展出NBI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NICE)分類系統,此系統將息肉區分成三型:
第一型的息肉多屬增生型息肉,第二型則多為腺瘤型息肉,其中包含腺瘤、腺瘤合併高度再生不良及表淺黏膜下侵犯腺癌,可用內視鏡切除根治,第三型則為深度黏膜下侵犯腺癌
(Deep submucosal invasive
cancer;>1000μm),應以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因此藉由NBI結合擴大內視鏡的觀察,可以在內視鏡檢查的當下判斷大腸息肉的組織型態,並可依此擬定患者後續的治療方式。
近年來,日本學會更進步結合多西方分類,擬訂出一套新大腸息肉分類:Japan NBI Expert Team (JNET)
classification: 將原先NICE分類中的Type II進一步分成Type IIa 及Type IIb,以區分出早期大腸癌(Type IIb),而針對TypeIIb型態的病灶,建議可以進一步進行染色內視鏡術,以區分是表淺或是深層黏膜下侵犯的大腸癌,透過精準的評估,依此決定患者後續最適當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