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作者:王文倫
(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國人常見的消化道癌症,包括食道癌、胃癌及大腸癌。若能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與進行性癌相比,其存活率可以大大提升。過去對於消化道癌症的治療,一直是以完整外科手術切除為首選,然而手術治療雖然提供治癒的契機,但手術所伴隨的風險,以及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可能都大大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品質。
(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國人常見的消化道癌症,包括食道癌、胃癌及大腸癌。若能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與進行性癌相比,其存活率可以大大提升。過去對於消化道癌症的治療,一直是以完整外科手術切除為首選,然而手術治療雖然提供治癒的契機,但手術所伴隨的風險,以及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可能都大大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品質。
隨著內視鏡器具的發展與技術的精進,在適當的條件下,現在早期的消化道癌症可以利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將病兆完整的切除。
所有先進的內視鏡治療技術都是根源於息肉切除術 (Polypectomy),在1990年代開始,有學者發展出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來治療早期消化道癌症,其技術操作簡單,先將生理食鹽水打進病灶下,讓黏膜隆起之後,再用電燒線圈套牢即可切除病灶。
但EMR對於較大型的病灶(大於兩公分)無法完整一次性切除(en bloc resection),需要分次治療,也因此有相當高的腫瘤復發機率 (大於20%)。
於是在1996年至2000年間一些日本內視鏡專家開始設計一些獨特的內視鏡切割刀,如IT刀 (Insulation tipped-knife)、針刀 (Needle knife)及鉤形刀 (Hook knife)等,開始研發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這個新的方法就像利用一個小刀,像削蘋果皮一樣的方式,將病變「完整」的切除,而切除的檢體可以進步作病理分析,以評估是否有達到完整治癒或者需要追加治療。
在1996年小野裕之 (Hiroyuki Ono)等人首先發表利用IT刀將早期胃癌完整切除的案例,於2000年小山恆男(Tsuneo Oyama)也發表治療早期食道癌的首例報告;但比起過去的內視鏡技術,ESD相對複雜且困難,也要長時間的學習,否則併發症發生的比率很高,如出血穿孔等;有鑑於此,於2003年起,日本五位內視鏡專家,包含小山恆男 (Tsuneo Oyama)、矢作直久(Naohisa Yahagi)
、山本博德(Hironori Yamamoto)、藤田卓志(Takuji
Gotoda) 和小野裕之 (Hiroyuki Ono)等教授,開始於輕井澤定期舉辦ESD的教學示演,此後這項技術也逐漸被推廣接受,現在已成為治療早期的消化道癌症的主流。
幸運地,在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的推薦下,我在2007年到日本長野佐久內視鏡中心(Saku Central Hospital)向小山恆男 (Tsuneo Oyama)教授學習內視鏡早期癌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李青泰醫師也到靜岡內視鏡中心,向小野裕之 (Hiroyuki Ono)教授學習IT刀的刀法,因此在2007年後,義大醫院也開始進行ESD的治療,至今已成功完成400例以上的早期癌治療,義大醫院也成為台灣早期癌主要的轉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