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由於台灣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盛行區域,因此和日本一樣,都是胃癌的好發區,胃的內視鏡篩檢仍須考量是否背景黏膜是高風險的萎縮性胃炎,特別是慢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他們的胃癌風險高於常人6-10倍,隨著幽門桿菌的診斷及治療日漸普及,使得國人胃癌的發生比例逐年下降,但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卻未見提升,主因就是早期胃癌在型態上大多是表現出微凹陷狀(depressed),色澤上可能出現略紅色或白色疤痕狀,容易被傳統白光忽略,因此IEE在早期胃癌的診斷上仍占有重要角色。
應用IEE篩檢早期胃癌(Screening)
由於NBI光源較弱的緣故,對於胃部此管腔較大的器官,會顯得非常昏暗,加上胃的背景黏膜常常有發炎或糜爛等現象,就篩檢的角度來說較為困難,因此,NBI並不適合作為胃癌的篩檢工具,目前篩檢方式以白光加上染色內視鏡技術較為主流。在胃癌的篩檢來講,胃液的沖洗抽吸及充足的充氣可能會比使用影像強化技術還來的重要,目前臨床上仍須先利用傳統白光內視鏡,尋找可疑病灶,由於大多數的早期胃腺癌(Adenocarcinoma)都呈現表淺凹陷型病變(Depressed lesion),一旦發現可疑病變,可以噴灑indigo carmine將病灶的範圍勾勒出來,進行組織切片以確診。
應用IEE預測早期胃癌的組織學及分化程度(Characterization)
在白光觀察後,我們也可以直接局部進行光學影像強化的觀察,如進一步利用NBI結合擴大內視鏡觀察病變處的黏膜及血管型態,提供區分癌症與非癌特徵的資訊(characterization),不但可以及早準確診斷早期胃癌,減少不必要的內視鏡切片,更可以預測腫瘤的分化程度;目前國際對早期凹陷型胃腺癌的窄頻光下血管及黏膜型態分類相當繁雜,Kaise等人曾提出早期胃癌的診斷指標,大致包括:
1. 細微黏膜構造消失(fine mucosal structure
disappearance)
2. 微細血管不規則擴張(microvascular
dilatation)
3.微細血管型態不規則且呈多樣化(microvascular
heterogeneity in shape)
研究顯示,依此標準來診斷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為69.1%,特異度達85.3%,相較於傳統白光的71.2/65.1%,雖然提升了特異度,但是敏感度未能成功提高。相似地,Yao等人也提出使用血管加上表面的觀察模式(vessel plus
surface classification),NBI下的擴大內視鏡可以針對microvascular及microsurface patterns進行仔細觀察,並區分為regular、irregular及absent三種類別,後兩種變化可高度懷疑是癌化變化,也可描述癌症範圍的境界線(demarcation line)。
在NBI擴大內視鏡觀察中也可以觀察light blue crest或white opaque substance等特徵來觀察腸組織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的變化。後續的統合性研究顯示使用VS模式來診斷早期胃癌的敏感度及特異度(83-87%/93-96%)都較傳統白光(48-61%/65-67%)來得高。
此外,根據血管型態(vascular pattern)仍可以預測胃癌的分化程度,若血管呈現細微網狀型態(fine network pattern),則多屬分化較好的腫瘤,若呈現螺絲狀(corkscrew
pattern),則多屬未分化的腫瘤,然而,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可在黏膜下層延伸,IEE無法精確呈現腫瘤的界限,因此不太適合做為判斷胃癌侵犯深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