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的適應症


作者:王文倫
(版權屬王文倫醫師所有,歡迎分享但禁轉貼內文)

經由內視鏡技術及輔助器械的發展,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療已經從傳統的手術切除,進展到可利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完整切除,進而保全原本器官的功能。但身為內視鏡醫師,我們不能為了作ESD,而作ESD,一定要根據術前詳細的診斷及分期,嚴格選擇適當的病人,所以了解ESD的適應症就相當重要。

早期腸胃道癌或癌前病變,經證實為拘限於黏膜層或淺層黏膜下層侵犯同時沒有局部淋巴結或遠端轉移之可能者,乃為最主要ESD適應症。因為畢竟ESD只能處理表淺的早期癌,無法處理管腔外的淋巴結。

若病灶侵犯程度達到黏膜下層深層、可能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凝血功能障礙而無法矯正、解剖位置不當等,均不建議施行,因為具有高併發症及復發之機率。



所以術前的評估相當重要,以食道癌為例,由於食道癌的惡性度很高,進展速度快,且淋巴管位在表淺的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e, MM),因此很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擴散,所以在治療前,在義大醫院,會安排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攝影以評估腫瘤侵犯深度及淋巴結狀態,並且利用擴大內視鏡觀察病灶中的血管型態,進一步預測腫瘤侵犯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機率。

根據統計,若腫瘤侵犯在表皮層(EP)或固有黏膜層(LPM)則幾乎不會發生淋巴結轉移,所以是最適合ESD的個案,一旦腫瘤侵犯黏膜肌層(MM)以下,則淋巴結轉移機率顯著提高,尤其若侵犯深層的黏膜下層(>sm2)則絕對不適合ESD,而應選手術切除或電放療。